南极数码百科网_

Hi, 请登录

极地登山包,极地登山包怎么样

为什么说南极是风极?

答在南极考察队员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风能***,这话听起来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你也许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有那么严重吗?可是那些领教过暴风厉害的人,无不谈风色变。南极是世界的“风极”,有人称南极是“暴风雪的故乡”。寒冷的南极冰盖是孕育暴风的产床,它像一台制造冷风的机器,每时每刻都用冰雪的躯体冷却空气,孕育风暴。由于南极大陆是中部隆起向四周倾斜的高原,一旦沉重的冷空气沿着南极高原光滑的表面向四周俯冲下来,顿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一场可怕的极地风暴便大施***了。这时,冰雪夹带着沙子从滑溜溜的冰坡铺天盖地滚来,简直像一道无形的瀑布,像一股飞奔而来的洪流,人在暴风中不过是迅猛流水中的一片叶子和一粒石子,休想站住脚。日本的一位考察队员就在暴风雪中被吹得卡在冰柱中失去了生命。那么南极的风究竟有多大呢!我们通常所说的12级台风,风速达到了32.6米/秒,够大的了吧!可南极的狂风常常超过12级台风。在南极半岛、罗斯岛和南极大陆内部,风速常常达到55.6米/秒以上,有时甚至达到83.3米/秒。在南极的各国科学站,都经常遭遇到暴风袭击。尤其是寒冷而黑暗的冬季,呼啸的狂风,将房屋摧毁,推倒通讯铁塔,卷走车辆,甚至将科学考察站变成一片废墟的事也时有发生。因此,为了考察人员的安全,南极各国科学考察站都有严格规定,大风时绝对禁止外出,一切室外活动都是不能允许的。平时外出一定要两人结伴同行,并给每人一个登山包,里面装有高频电话、食品、鸭绒睡袋、海绵垫、铁铲等维持个人生存的必需物品。在各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周围,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难所”。里边备有食品、饮料、燃料、通讯设备、小型发电机、取暖炉、睡袋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外考察的科学家一旦碰上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一时又赶不回站的,均可就近躲进避难所。避难所的门是不上锁的,也不分国籍,“南极人”可以进任何国家的避难所食宿,离去时只需留字致谢。为了保障考察人员不致迷失方向,科学站的主要建筑物之间的道路上,必须埋设标桩,拉上粗粗的绳子。遇上暴风雪时,队员们可以扶着绳索行走,以防被暴风雪刮走。所以南极考察队员把这些绳索叫做“南极救命绳”。

南极以多暴风雪而著称于世,其风暴之频繁,风力之强大都为人们所惊叹。

1960年10月10日下午,在日本昭和站进行科学考察的福岛博士,走出基地的食堂去喂狗,突然一阵风速35米/秒的暴风雪袭来,福岛博士就从此失了踪。直到7年后,1967年2月9日,在距离昭和站的42千米处,人们才发现了他的尸体。猛烈的风暴将福岛博士卷走了那么远,而且由于气候干燥、寒冷,福岛博士的遗体成了一具完整的木乃伊。

极地登山包,极地登山包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南极洲,暴风摧毁房屋、卷走飞机的事例也很多。1990年6月,83米/秒的飓风袭击了阿根廷的马兰比奥站,站上房屋大部分被摧毁。该次飓风共造成3人死亡,50多人受伤,其他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南极风暴之所以会这样频繁、强劲,主要因为南极大陆冰盖中心高原与四周沿岸地区之间是一个陡坡地形。内陆高原的空气遇冷收缩,密度增大,这种又冷又重的冷气流从冰盖高原沿着冰面陡坡向四周急剧下滑,到了沿海地带,地势骤然下降,使冷气流下滑速度加大,于是便形成了具有强大破坏力的下降风。再加上地球自转的影响,向北流动的气流总是向左偏转,于是在大陆沿海地带形成了偏东大风。通过多年气象观测证实,南极大陆沿海地带的风最大,风向偏东,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特别是东南极大陆沿岸,从恩德比地沿海到阿德利地沿岸,这一带海岸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50米/秒,因此人们称之为风暴海岸。根据澳大利业莫森站统计,每年8级以上大风日就有300天。法国的迪尔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这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风速。

人们也因此将南极洲称为世界风极。

极地登山包,极地登山包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极地登山包,极地登山包怎么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