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导弹的命中率并不是100%,那么打不到飞机的导弹去了哪里,怎么处理?
谢邀!导弹里面含有自己的国家的很多机密,如果跌落到其它国家,会造成不必要的国际***和机密泄露。不论是掉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有可能对人员产生杀伤,万一掉落在人口稠密区,那就完蛋了。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应该***取怎样的措施呢?老式的导弹就不说了,说说现代服役的大多数导弹。导弹如果没有击中目标,会开启二次攻击模式,自动追寻目标。以前伊朗在进行军事演习的时候,因为这样一枚导弹没有击中靶标,结果开启二次攻击模式,击中了一架路过的客机。要是二次攻击还没有击中目标,一般会进入自毁模式。也有些防空导弹不会开启二次攻击,而是直接空爆,对目标进行轰击。
矛与盾之间的对抗一直在继续,导弹类武器虽有高命中率的优点,却不是百分之百,没有命中的导弹自然打飞了,也无法预知其飞到那里,所以很容易造成误伤问题,没有命中的防空导弹与空对空导弹本身就是一个小号的对地导弹了,其战斗部都不算小太的,甚珐可以100公斤以上,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导弹设计时就增加了一个自毁功能,一般在引信上设置,如果在发射之后,多长时间内没有命中目标,那么引信就自动引爆,或者导弹控制系统在失去目标之后,达到一定条件后,向引信发出起爆指令。
目的只有一个,让导弹在无法命中目标的情况,自我摧毁。由于发动机燃料已基本消耗光了,再让战斗部起爆,那么整个导弹将被炸成破片,无论落到什么地方,也不至于造成大的伤害了。以前也发生过,因自毁系统没能正常工作,或者没来及工作,防空导弹在失去目标后,落向地面的事情。结果造成的损失比它可能取得的战果更大。
再有一点,不自毁的话,有可能造成技术漏泄,上世纪50年代,我军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作战行动中,遇到***响尾蛇导弹,结果那时的导弹可能设置上有问题,让我们在打扫战场时,找到一枚相当完整的导弹残体,以及几枚不完整的导弹,随后苏联在取得相关资料后,搞出了AA2空对空导弹,中国引进其成为霹雳2空对空导弹。也因此,自毁设置在导弹中属于标准配置了!
100%的命中率,只有在理论上可能,现实当中无论如何是做不到的。战斗机等空中目标与防空导弹就是矛与盾的关系:防空导弹随着科技的进步,性能在不断提高,战斗机等空中目标也一样在发展,对付来袭导弹(包括防空导弹在内)的办法也越来越多。
就拿战斗机来说,都装有导弹来袭告警装置,当有导弹来袭时向飞行员发出警报。针对不同的来袭导弹,飞行员会***取释放红外诱饵、金属箔条等等措施,对来袭导弹实施干扰,并***取一系列战术动作来摆脱导弹的威胁。导弹在受到外界环境干扰(红外、电磁干扰等)、自身发生故障等都可能出现“丢失目标”的情况,这很正常。
举个例子来说,在2017年6月18日的时候,美军一架F—18“超级大黄蜂”战机与叙军苏—22对地攻击机在空中相遇。美军战机先发射了一枚AIM—9X近距空空导弹(红外导引近距格斗弹),这是AIM—9的最新型号了,号称“命中率100%,可抗各种红外干扰”。结果:苏—22俄飞行员只发射了红外干扰弹,AIM—9X脱靶,美军飞行员补射了一枚AIM—120(雷达导引中距空空弹)才将苏—22击落。看来美国《侦察战士》网站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武器并不总像***商吹嘘的那么灵。
AIM—9X
打不到飞机等目标,被称为“脱靶”,那么脱靶的防空导弹最后去了哪里,怎么处理?
就在上个月(应该是6月22日),某岛试射导弹失败,不得不启动了导弹的自毁程序。根据“联合报”的报道,某岛中科院为其空军研发的“万剑弹”在发射后“弹体发生不规则的滚动”,失去控制。测试人员启动了导弹的自毁程序,导弹自毁。这是导弹发射失败***取的措施,同样也适用于那些脱靶的导弹——不仅仅是防空导弹,还包括空空导弹、空地导弹、反舰导弹等大多数都装有自毁装置。
现代的防空导弹都装有自毁装置,脱靶后飞不多远就会启动自毁程序,最终自毁——以免造成意外伤害,再有就是防止泄密。如果在自毁装置未启动之前,或者是自毁装置启动失败,导弹发现了其它目标,那么就会扑向新的目标:2001年10月4日,乌克兰进行S200防空导弹的训练,就有一枚导弹脱靶,又飞了320公里,最终把俄罗斯的一架图154M客机击落,机上78人全部遇难。
美军的自毁装置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在今年4月美、英、法空袭叙利亚过程中,美军就有一枚战斧巡航导弹的自毁装置失效,法国也有一枚巡航导弹未启动自毁装置。这两枚巡航导弹被叙利亚***军交由了俄罗斯军方“保管”,闲着没事的时候,俄罗斯还会拿出来“恶心”一下美国——俄方正在对战斧进行研究,开发新的干扰装置。
结束语,儒道之主认为:所有的装备都没有绝对的“万无一失”。